这个公式,让你的学习更高效
L先生说:
这几天,发生了三件事:
1)南京大屠杀纪念日,在这里致哀。愿逝者安息,生者坚强;
2)余光中先生逝世。他和史铁生两位,对我的文字影响非常大。愿老先生走好。
3)第一期训练营结营仪式,跟大家说了许多话,非常不舍。
只想说:生在这个大时代下,
愿每个人都能捍卫好自己的生活。
一起加油。
这篇文章是「如何阅读」主题的第三篇。
前两篇推送,分别从 DIKW 模型,和文学作品的审美,两个方面,分享了一些关于阅读的心得。
有不少朋友在后台询问:这样读书,是不是有点功利?
我觉得……这个问题十分奇怪。
试考虑这种情况:
两本书摆在你面前:一本是吴军的《未来简史》,另一本是费曼的《量子电动力学讲义》,你会选择读哪一本?
我想,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,对不对?原因很简单,因为后者你要么读不懂,要么不感兴趣。
但是你会觉得这样功利吗?大概不会吧?
那么问题来了:同样是「作出选择」,为什么对于两本书,凭借兴趣选择其一,就不功利;而对于一本书,凭借兴趣选择读其中的某些章节、某些内容,就变得「功利」了呢?
从书中获取愉悦感,和从书中获取知识,差别在哪里?
爱把读书跟「功利」联系起来的朋友,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。
其实对于我来说,这两者是等同的,差别只在于:前者不怎么需要动脑子,后者需要;前者是一种消费,而后者是一种投资。
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过:如果你读书是为了「单纯的」审美,为了消遣,那没关系,怎么读都可以;但如果你读书是为了学习,获取知识,提升自己,那更好的方式,就是针对知识点,去一一进行「歼灭」。
为什么呢?
因为,这才是最贴合我们大脑的认知的学习方式。
学习的本质是什么?
简而言之,就是「联系」。
举个例子,不妨看看这句话:
苏美尔南临波斯湾,由若干块荒芜多风的小平原组成,此地及其北面的平原以前统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,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。
这句话里面提到了多少个地名呢?
苏美尔,波斯湾,美索不达米亚平原,伊拉克。
这句话的作用,是下定义。它通过后面三个地名,为「苏美尔」下了一个定义:什么是苏美尔?就是波斯湾附近的一堆小平原,美索不达米亚的一部分,大致位于现在的伊拉克。
如果你不认识这三个地名,你读完这句话,是无法获得任何知识的。
哪怕把一副世界地图拿过来,让你在上面画出苏美尔大致的位置,你也未必能准确画出来。
但是,如果你对这三个地名非常了解,那就不一样了。
当你读到「波斯湾」的时候,你脑海中出现的,不是这三个字,而是世界地图上面、位于印度洋西北部、夹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那个小海湾;你读到「伊拉克」,想到的,是这个国家的轮廓线、地理位置、面积、毗邻国家 —— 甚至可能包括圣经里对伊拉克的记载,诸如此类。
那么,对你来说,「苏美尔」这三个字,就不再是一个「信息」,你已经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它所在的位置。
这样的阅读方式,才是有效的。
其实,任何知识的获取,都是这样的。
我们为什么能够从「不知道」到「知道」?关键就在于,这些我们已知的知识,充当了「路标」,为我们指明了新知识的具体位置。
这些「旧知识」是如何成为路标的?
答案很简单,就是通过「联系」。
作者将「新知识」和「旧知识」联系到了一起,而这些旧知识,又跟我们大脑中更具体的概念(位置、形状等)联系到了一起。通过这种联系的传递,我们就将一个全新的知识点,嵌入了我们的认知网络里面。
更进一步讲,如果你不仅仅知道「伊拉克在哪里」,还知道「伊拉克大致的地形图」,那么,「苏美尔」的形象,在你脑中,就会变得更加清晰:你不但知道它在伊拉克,还知道它大致在伊拉克的什么地方、地形是什么样的、大致有多大。
简而言之:由旧知识所延伸出来的「联系」越丰富,我们对新知识的了解,也就越多。
于是,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公式:
E = K / I
在这个公式中,E(Efficiency)代表我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效率,K(Knowledge)代表我们脑中已有的知识丰富度,I(Information)代表「新信息」的复杂程度。
也就是说:我们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,跟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成正比,跟这个知识点的复杂程度成反比。
所以,最高效的学习模式是什么呢?就是用「大量」熟悉的相关知识,去针对「一个」全新的、陌生的知识点,彻底把它吃透。
我将其称之为「包围式学习」。
「包围式学习」,跟大脑的认知模式,有什么关系呢?
这两者,其实是等同的。
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:我们大脑对知识的储存,是通过节点 + 连线的形式,构成一整个网络。每个节点储存着一个「概念」(比如金丝雀),或者一种「属性」(比如「飞」「鸣叫」)。而节点之间的连线,则代表了一种相互关系(比如「是」「能」)。
这些节点和连线,是如何储存在大脑中的呢?答案是,通过神经元和突触。
在我们大脑皮层中,约有160亿个神经元,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在一起。当某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,与之相连的突触就会被激活,进而激活与其相邻的神经元。
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,把神经元划分成一个个「群」。1号群的激活,会让我们回想起概念1(比如「金丝雀」);2号群的激活,又会让我们回想起概念2(比如「飞」)。「金丝雀群」「能群」「飞群」的相继激活,就会在我们脑中形成一个句子:金丝雀能飞。
(当然,实际上绝不仅仅如此简单,这只是一个极其简化的模型)
这个模型有许多有趣的特征。随便列举几点:
第一:我们越熟悉的概念,在受到刺激的时候,就越容易被激活。
举个例子:我们说到「金丝雀」「能……」,容易想到「金丝雀能叫」「金丝雀能飞」,但很难会想到「金丝雀能吃面包虫」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「叫」「飞」对我们来说,是比「面包虫」更熟悉、更常见的概念。
为了节省大脑的认知资源,我们会对不同的概念赋予权重:越可能被提取到的,就会越靠前。
第二,通过在两个概念之间强行建立联系,可以让我们产生新的认知。
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:商家是如何给你洗脑的?很简单。只要不断重复几个简单的词汇就可以了。不信试一试:
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什么?
不管你认不认同、喜不喜欢,当说到「过节」「收礼」时,你的第一印象,多半都是这个品牌。
同样:去屑 —— 海飞丝;丝滑 —— 德芙;这些,都是商家利用我们的认知和记忆模式,强行为我们创建的「联结」。
这个模型,被称为联结主义,是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最主流的一种模型。
现在请闭上眼睛,回想茫茫宇宙:在宇宙中,有无数颗星星,它们之间通过万有引力联系在一起,彼此保持稳定。
接下来,请让这片宇宙进入你的大脑。
这里面的每一颗星星,就代表着一个「概念」;而星星之间的引力,就是概念之间的联系。
这张由概念和联系构成的星空图,就是你的知识网络。
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什么结论呢?
我们获取知识,本质上,就是通过「联系」,将新知识的概念,强行插入已有的知识网络里面。
如同在茫茫宇宙中,诞生了一颗全新的星辰。
多么渺小,却多么有趣。
所以,我才说:我们「一次性」聚焦的知识点越少,越纯粹,而相关的背景知识越多,学习起来效率越高。
这就是「包围式学习」的原理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好地,将新知识跟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,并将其稳固下来,嵌入我们的神经网络中,留存在长时记忆里。
记住这个公式:E = K / I
其实,你会发现,这跟技能学习中的「舒适区」,本质上是一致的。
我们能够熟练操作的领域,叫做「舒适区」。在这个舒适区里面,我们会感到安全、安心,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内容。但是,长期停留在舒适区中,我们不会得到任何提高 —— 因为我们只是不断重复,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。
但是,离舒适区太远的位置,我们会感到恐慌 —— 我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,没有能够寻求帮助的支撑,也没有经验、心得能够辅助,一切都要在黑暗中摸索。这个区域,就叫做「危险区」。
危险区也能给我们提供成长,但是太困难了,更常见的情况,是不断给我们造成压力,最终导致放弃。
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呢?是迈出自己的舒适区,但是不要走太远 —— 停留在「跳一跳能够得到」的地方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兼顾挑战性和安全性,不断地提高熟练度,克服障碍,达到「心流」体验。
就像射箭。上了100环,再追求110环;上了10米,再挑战18米、25米 —— 循序渐进,在每一个阶段都将其吃透、攻克,再进入下一个阶段,循环往复。
而你前面学到的一切技巧、姿势、章法,都会随着你挑战目标的不断上升,得到进步和升级,成为你挑战更高目标的助力。
这不就是「包围式学习」吗?一个一个概念,循序渐进,先攻克一个知识点,再凭借这个知识点,攻克下一个知识点。
所以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?
非常简单:你对一个领域越了解,你学习起来就会越快。
原因在于:在一个领域里面,你学到的知识、概念越多,它们就会被你吸纳进来,成为新的「旧知识」,成为你继续探索新节点、新知识的另一个工具。
这就是「内化」,亦即我一直强调的「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」。
你所学习到的一切,构成了你整个思维模式。
同样的道理:为什么有些人,读了很多书,但却感到用处不大,甚至读完之后,会记不住里面的内容,感觉跟没读一样?
很大程度上,就在于:他没有能够把知识点「内化」,嵌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,作为工具,去向下一个知识点进发。
他只是模模糊糊「认识」了这么一个知识点,并没有真的理解它。
那么,当他下次碰到另一个知识点时,就找不到可以作为支撑和依靠的「节点」 —— 自然,他也没办法去理解和记忆新节点。
同样两个人,不同的方向,日积月累,一个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,一个不求甚解、囫囵吞枣,你想,差距会有多大?
那么,有什么方法,能够更好地做到「包围式学习」呢?
1. 打好基础
学习任何一个领域,最根本、最本质的方法,就是从最底层的基础打起。
简而言之,老老实实去读最经典的教材,不要去看市面上的畅销书。
只有打好了基础,才能确保,后面的学习,是有效的。
这一步,不用强求「通读」「读懂」,先把最基本的术语、研究范式、思维脉络弄清楚。
这个领域里面,大家是用什么话语体系进行交流的?普遍的共识是什么?语境是什么?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什么?目前总结出来的模式有哪些?
诸如此类。
慢慢来,从最基本的术语开始,一次弄懂一个问题、一个关键字,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。
2. 发散枝叶
如果把每个领域看作一棵树,那么,主干就是这个领域的发展源流,枝叶就是各个分支、流派和研究对象。
先把枝干摸清楚,大致了解这个领域的概况,下一步,就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,去找大量相关的资料,进行横向对比阅读。
这一步,需要用到的,就是我在《读书最大的误区是什么?》中提到的「主题阅读法」。
在进行主题阅读时,严格按照「知识点」的方式,一个一个节点进行攻克。
慢慢的,你就会发现,你不知不觉积累下来的东西,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。
3. 建立联系
所有的领域,所有的知识点,越往深处去挖掘,你会发现,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。
像前面讲到的:商家利用广告,不断地重复关键词,对你进行洗脑,其实利用的就是心理学中「认知和记忆」的基本模式。
再比如,包围式学习,跟技能学习的「舒适区」,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那么,当你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,不妨不断地问自己:
这个知识点,可以跟其他哪些知识点,联系起来?
慢慢的,你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,不断地重组和聚合大脑中的「知识网络」,建立更多、更密集的联系。
那么,你所呈现出来的「知识」,就会更加广袤。你对事物的理解,也会变得更加深刻 —— 因为,任何一个事物摆在你面前,你都可以瞬间,对它进行拆解、识别和分析,一眼看透它的本质。
所以,经常有同学问我:如何提高洞察力?怎样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?
无他,唯「联系」耳。
你的知识网络越繁密,任何事物对你来说,就越不陌生。
它们表象之后的本质,分解之后的部分,都清清楚楚,纤毫毕现。
这就是「智慧」。
智慧没有任何秘密,你要做的,就是不断拓展你的认知边界,将更多的知识点「为我所用」。
THE END
- 晚 安 -